常见问题
红外热像仪和红外热像仪的区别是什么?
它们都是能够记录红外辐射强度分布并将其可视化的图像设备。红外热像仪 (也称为 “红外成像仪器” 或 “(被动) 夜视仪”) 用于提高人或物体在黑暗中或在受遮蔽情况下的可见度,但红外热像仪则可以在校准后,根据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强度得出被测物体的表面温度。
红外热像仪可以测多深?
在绝大多数材料中,它实际上为零,即只对材料表面上进行测量。只有很少的 (部分) 透射材料,例如氧化物或硅酸盐,其测量值由物体内不同深度的层组成。
能否透过玻璃测量?
普通玻璃对可见光和近红外的透过性是一样的,它不会超过4微米,因此这需要特殊的红外窗口材料。
红外热像仪可测的低温极限?
首先,这取决于所应用的红外热像仪的能力。性能先进的热像仪可以非接触式测量温度低至-20~-40 ℃。在该范围以下,物体辐射的红外强度很低,因此信噪比会大大降低,以至于即使是高灵敏度热像仪也不能有效提升测量更低温度的能力。
为什么红外遥控器通常不会影响热像仪的测量结果,而手的反射却能影响?
这是波长的问题。红外遥控和红外数据传输利用近红外范围内的波长 (例如0.85微米或1.55微米),而热像仪在所谓的 “热红外” 谱段工作,除了较为罕见的3...5微米,通常在8...14微米,恰好是物体在室温下显示最大红外辐射的谱段。